武汉后方基地驻豫某油料仓库的几位领导正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突然,油库主任韦龙干和政委高海科的手机同时响起来。“有情况!处置险情。全体集合。”韦主任和高政委几乎同时从椅子上跳起来,迅速发布命令。
原来,这是上级部门为了解自动化设备的灵敏程度,利用互联网设置的一次火警险情。结果显示:故障设置完成不足三秒钟,油库指挥系统内的网络报警系统便将火警发生的时间、地点、几号洞库悉数展现在电子监控屏幕上,同时将“火情”报告给仓库的两位主官。主官处置险情合理,值班官兵临险不乱。
在三级士官但文涛的帮助下,记者调看了一个洞库的人员出入情况。上面清晰显示,何人何时曾出入这个洞库,不但可以通过文字形式看到,还可通过回放录相检索出入的情况。这是通过一种被称作“智能巡检系统”达到的,类似这样的系统在该仓库很多,它们共同构成油库畅通高效的指挥管理系统。官兵们现在已能通过网络完成勤务指挥、勤务保障、安全管理、专业训练和日常办公。上班后先开电脑,借助网络监控系统检查油库情况,已是油库官兵的一个习惯动作。他们能够最终靠网络,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来自库区的第一手资料。
在人们印象中,大山深处的油料仓库,交通不便且信息闭塞,官兵生活孤独、乏味之极。当记者走进深山,跟官兵密切接触后,才发现山高路远丝毫没影响他们对前沿问题的关注。这里信息发达,精确的网络自动化管理,已把全新的管护方式带到大山深处,并在那里不断被延伸。“白天兵看兵,夜晚看星星”的老仓库兵形象已是属于过去的记忆了。
杨汝军,山东人,高大帅气。16年前,当他走进大山深处成为一名仓库兵的时候,万万想不到,就在这大山深处他创造出了奇迹:近20项科研成果、3项发明专利,从全军“机械化、自动化先进个人”到“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荣立一等功。
杨汝军忘我工作在大山深处16年,遇到科技难题数夜不眠,遇到重任勇往直前。为了消除因压力突变、进气、瘪压、水击、汽阻等危害给管线和管路设备造成的损坏,杨汝军查阅了大量资料,反复拆装电磁阀、流量表、过滤器,研究构造原理。调试设备时,杨汝军常钻到长1.8米,直径仅有0.9米的罐中进行调试,一待就是三四个小时,每次出来都差不多成了一个“油人”。这样的日夜算起来有487个,“管路设备保护器”终于研制成功,体积是以往所需设备的二十分之一,造价只是同功能设备的十分之一。此项发明1997年被评为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2年获得国家专利,目前正在军内推广使用。
“有人说常年蹲山守库不容易出成绩,我觉得这是人们认识上的一个误区。”杨汝军和记者说,只要潜心钻研,付出艰苦的努力,大山深处同样是个人发展的广阔舞台。
这个油库为官兵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他们每年拿出6万元作为奖励基金,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同时为业余时间完成第二学历的人员解决部分学费。目前,油库53%的人员完成了第二学历的学习,有38名官兵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46名官兵通过英语等级考试。由基层技术骨干提出或参与进行的技术革新项目有40余项,这些成果都获得奖励,大部分已在实际在做的工作中运用。
一阵紧急的集合哨音,打破了山林的静寂,随着急促的脚步声由远而近,一个个全副武装的油库兵在几分钟时间里便迅速到达到集合地点。一场“某飞行部队紧急需要油料”的应急支援保障演练开始。迅速进入紧急发送状态,快速备油、紧急输送、解决突发情况……官兵脸上的凝重神情,干脆利落的操作动作,以及分秒必争的紧张气氛,令记者强烈感受到浓烈的军场气氛。
仓库政委高海科和记者说,他们每月都会不定期地进行一至二次这样的模拟演练,目的是要强化官兵谋打赢的意识,练就过硬的保障本领。因为在任何情况下,“黑色血液”――油料,都一定要保证畅通无阻。
2000年8月,油库按照作战要求,组织一次油料保障演练。尽管官兵们克服重重困难突击奋战,仍比预定计划推迟近1个小时。这件事对官兵震动很大。官兵们知道,战争具有突发性和作战地区的不确定性特点,要求后方油库实施全方位、灵活机动的快速保障。战争离后勤兵并不遥远!
他们从提高仓库战时保障能力入手搞创新,将任务逐项分解,具体量化,研制成功仓库主油全自动发放系统,工作效率提高十多倍。
数月后的一天深夜,油库官兵突然接到紧急命令,要完成1000立方米油料的紧急倒灌任务,官兵们在3小时之内圆满完成了任务;今年3月7日,油库接到总部向某战区紧急调运一批野战加油车的命令,从受领任务到启封、整装、固定、起运,仅用1小时58分提前完成任务。
高校美育教学应遵循“立德树人”育人宗旨,坚持“新文科”育人导向,贯彻落实“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充分的发挥“非遗”中可利用资源的价值功能,在教学理念与方法上进行创新,促进高校美育教学育人成效高质量提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