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将科研成果用于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九大代表郑晓静经常思考的问题。
作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郑晓静将“崇尚学术,回归工程 ”作为其治校理念,“希望老师们能够立足学科发展的前沿,把解决实际问题上升到一定高度,真正面向国家需求,研究成果能够直接促进科学技术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切实解决科技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两张皮的问题。”她说。
科协工作强调“顶天立地”,既要引导科技工作人员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勇于攀登最高峰、抢占制高点,又要带领科技工作人员主动接地气,攻克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服务。
在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记者随中国科协赴西安、兰州、重庆采访,一路上,感受最深的就是科技工作人员的主动作为,积极进军科学技术创新和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热情。
“一名成熟的学者,科学研究的动力不单单是好奇心和解决实际问题后的惊喜感,更重要的是解决核心问题的责任感。这种核心问题应该是顶天立地既是学科前沿的重要科学问题,又是国家特别是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郑晓静说。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当时还在兰州大学工作的郑晓静,看到我国沙尘暴问题日渐严重,尤其是甘肃民勤地区沙漠化形势严峻。她就想,或许从自己的专业力学视角切入,可以给现有沙漠化和沙尘暴问题研究一个很好的补充,并有可能对风沙治理提供更为准确的科学支撑。
十几个寒来暑往,从野外测量和风洞实验、理论建模和计算模拟等方面,对风沙运动及其影响进行了微观至宏观的系统研究后,郑晓静和他的研究团队成功开拓风沙环境力学的新领域。
2013年10月,在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24次院士大会上,作为仅有的两个大会邀请报告人之一,郑晓静关于“风成沙丘场演化及其扩展速度预测的跨尺度定量模拟”的学术报告引起了强烈反响,索要文章和报告PPT的邮件应接不暇。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的公共服务部专门就此进行了采访。这篇题为《科学家模拟出沙漠扩展》的报道称,“中国科学家郑晓静发现了用以预测沙丘场形成与发展的数学模型,这一应用于地球上沙漠地带的沙丘场模型,能给出针对沙尘暴与沙漠变化的村庄防护的更好战略决策”,并且“这一模型将可帮助人们以小的代价来实现这类风沙防护”。
“关键的是,我们还提出了具体的铺设方案,初步估算,比此前的铺设方式能节约成本三分之二,到明年将铺设5000亩,以真正让沙漠固定下来,使其不再扩大。”郑晓静说,这也是让她感到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这种喜悦是发表多少论文都不能够比拟的。
不仅如此,郑晓静还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和研究院所挂职,通过挂职了解企业需求和研究所的研究前沿,以更有明确的目的性地解决企业需求,同时也可以使教学更生动,不与社会脱节。
“以前,在教师评职称过程中需要出国经历,现在,我们将在企业任职的经历等同于出国,以激励更多青年教师主动将科研和实际应用结合,切实解决实际问题。”郑晓静说。
2008年春节,罕见的大暴雪席卷南方多个省份,一时交通中断、电力受损,大批春运旅客滞留,灾情严重。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科协九大代表蒋兴良的研究工作正是如何让类似冰雪灾害程度减轻。
蒋兴良一直从事“极端恶劣环境电网外绝缘、覆冰与防冰减灾”项目研究。为什么南方遇到暴雪就会出现电网瘫痪?蒋兴良解释,由于南方湿气重,空气中的水分遇冷会在电网设备上结冰,造成电网受损,而北方空气干燥不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实际上,每年南方都有或大或小的电网受损问题,比北方要多。而他的研究就是防止线路被损害,在受损后提供解决措施,以确保电网系统能够安全有效地运行。
从1985年开始,蒋兴良一直坚守在科学研究第一线m的青藏铁路沿线,暴雪中的南方灾区,温度零下36摄氏度、风速达到40米/秒、空气稀薄的“生命禁区”,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由于长期在寒冷高湿极端恶劣环境下从事科学研究,蒋兴良双腿严重风湿,行走极其困难,躺卧时仍疼痛难忍,但他仍拄着拐杖,由学生搀扶,从始至终坚持亲临高海拔、覆冰等恶劣环境,战斗在科研试验第一现场。通过长期的努力,揭示了电网覆冰的规律,提出了电网融冰的物理数学模型,在国内外首先提出了分裂导线电流转移智能融冰防冰,并研制了智能融冰装置,可望从根本上解决超、特高压电网冰灾问题。
而其成果“恶劣环境中电气外绝缘放电特性及其在电网中的工程应用”也获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电网大范围冰冻灾害预防与治理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获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15年11月19日,对中国科协九大代表陈秀强来说,是个永生难忘的日子。
那天,全国基层农技服务带头人经验交流会在京召开,陈秀强受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章良亲自点名参加会议,并作为10个典型代表之一在大会作交流发言。一直以来,陈秀强感觉自己从事的工作没那么“高大上”,难登大雅之堂,“没想到竟然被书记亲自点了名”。
其实,陈秀强的工作正是科协所提倡的“顶天立地”中“立地”的典型。作为重庆市江津区花椒产业协会会长,他常年深入一线,从事花椒丰产栽培管理技术探索和精深加工产品研制工作,先后探索和改良了花椒嫁(桥)接、矮化密植、病虫防治、平衡施肥、主枝回缩、衰老树改造和壮树丰产管护等新技术,使花椒挂果期从传统的三年缩短为一年半,亩产由100250公斤提高到400750公斤,为江津30万亩花椒实现优质高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帮助农民年增收2.5亿元。
不仅如此,他还选育出适宜高山种植的“紫荆1号”和“九叶青2号”,将青花椒种植的海拔高度从500米以下提升到1000米以上;主持和参与研制花椒精深加工产品 20余种,攻克鲜花椒油回味苦涩的难题,解决了保鲜花椒灭酶过程的时间和温度比值,开发了花椒尖、花椒芽菜等新产品;同时,成功研制出适宜青花椒特性的“撒可富6度花椒果树专用肥”,施用该肥后,花椒抗病能力增强,品质上乘,普遍增产30%以上。